河北中薯:红薯深加工 粉条变“金条”
发布时间:
2022-11-17
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粉条29年,既传承了卢龙县传统粉条加工技艺,又实现了80%的机械化、自动化,粉条加工能力逐年增加,以打造粉条行业高标准为目标,争做全国粉条行业的驰名品牌。
眼下正值初冬时节,河北中薯集团粉条分拣车间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把粉条打包装袋,准备将粉条发往全国各地。
据中薯集团行政经理王威介绍,中薯集团今年的传统干粉条产量依然能达到一万吨,目前已经突破了八千吨,今年红薯价格略有上涨,红薯淀粉原材料相对往年价格提升是比较大的。
卢龙县拥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为粉条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原产地高品质保障。中薯集团主打“十八里”品牌粉条产品,加工技艺是传承了卢龙县传统的粉条加工技艺。原材料为企业自产的红薯淀粉,淀粉原料红薯经中薯集团旗下甘薯产业研究院提纯脱毒处理,实现了30%-50%的亩产增收。
除了干粉条传统优势的保持之外,中薯2021年5月开设了湿粉车间,鲜粉、火锅川粉、鲜苕皮等产品陆续上线,全新的“涂布生产工艺”让十八里的产品线再一次得到丰富。
“目前,已经实现了线下传统渠道和新型电子商务线上渠道的全覆盖销售模式。今年双十一,当天销售量达六千单以上,其中40%来自于新的湿粉条。随着80后、90后成为目前社会消费的主流群体,这些人对于粉条的需求或者对于食品的需求不仅仅是美味、高品质,还要保证高效快捷,保证能够实现快速生活节奏,所以说湿粉条成为年轻人更多选择的主流方向。”王威说。
如今,中薯集团传统粉条加工已经实现了80%的机械化、自动化,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保证足够产能的前提下,实现和面力度充分、漏粉条口均匀、同时保证食品卫生。
同时,中薯集团用工主要以周边村村民为主,安置了县内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王威表示,截至目前粗略计算,今年车间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了3600元,较去年有20%的提升,这跟粉条的销量、种类增加是密不可分的。明年将在保持今年优势的基础上,让一线工人有更高的收入。(记者刘丽凤、徐鹏远 张梓萌(实习))
责任编辑:王春红
相关新闻
2023-06-15
2023-03-20
2022-11-17
2022-11-15
2022-11-10
2022-08-04